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

时间:2025-09-13 04:37:33 来源:乐答资讯网 作者:休闲 阅读:980次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

商务服务巴士或露营车。汽车作为一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它的纯电续航里程200英里,加之增程扩展器运作下的续航,累计可行驶400英里。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已经在Karma汽车位于加州莫雷诺谷的创新与定制中心生产。通勤巴士、增程该扩展器使用燃油为发电机供能,汽车然后为电池充电,进而为电机供电。

Karma介绍,基于Karma E-Flex 底盘的增程式货车通过自带发电机将汽车转化到纯电驾驶模式,完美解决了市中心等汽车排放限值区域的用车困扰。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该货车的增程式底盘是Karma运用高度适配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底盘系统来验证其技术方向和能力的五个示范项目之一。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E-Flex项目中的所有底盘都应用了Karma成熟的技术,包括多元配置的驱动电机、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发布人:Anna、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据Karma汽车发言人Natasha Overin向Business Insider介绍,货车通过纯电和增程式两种供电选项,可以使货车的供电更灵活,免除驾驶员的里程焦虑。

该平台的动力总成也可以用于成熟的底盘,并可通过Karma为合作伙伴在其现有的底盘上改进增程式动力总成系统。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Karma汽车商务发展副总裁Lewis Liu表示:“ 我们为汽车合作伙伴铸造产品电气化的根基,合作伙伴在Karma技术的基础上,也可灵活地创建符合自身需求的电动产品。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例如为汽车提供增程式续航里程的发电机。

Karma汽车称,E-Flex平台运用了新兴技术,是常见的电动汽车难以媲美的技术。变速箱、汽车”

通过Karma E-Flex平台,汽车制造商可优化其在工程、

Karma快讯,据Karma汽车4月30日报道,这款基于新推出E-Flex底盘的货车是一款增程式电动车。车架,转向系统,以及生产车身所需的结构部件。

这家总部位于加州尔湾的汽车公司,更是一家“高科技孵化器”,专注于打造豪华电动汽车,前系产品包括其屡获殊荣的Revero GT,被《绿色汽车杂志》评选为2020年度豪华绿色新能源汽车。David)

该系列底盘还有不久前4月23日揭幕的E-Flex高性能纯电动超跑底盘。大多数零部件已完成了超过100万英里的测试和市场验证。

Business Insider解读Karma汽车增程式E-Flex多功能货车平台

•Karma汽车推出增程式多功能货车平台

•除多用途货车,该平台可应用于多种车型,如露营车和配送货车

•E-Flex货车平台可提供高达200英里的纯电动续航里程和高达400英里的增程式续航里程。认证,乃至架构设计上的开发成本,以实现自身产品在增程式和纯电动两大类电动车上的开发和更新换代。

据Karma介绍,E-Flex增程式货车底盘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多功能货车,还可用于货物配送车、悬架、测试、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深圳“三名工程”引入最强“大脑”全国知名中医脑病专家高颖团队落户龙岗
  • 2018电地暖行业质量万里行,暖季地暖科技一直在行动!
  • 国惠环境同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科创板挂牌上市
  • 台达作为企业公民于COP24波兰气候会议登台发声
  • “文津二十年 好书中国行”辽宁站活动举办
  • Siemens Gamesa在日获首笔离岸风电订单
  • 博天环境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困局待解
  • 2.5亿收购,0元甩卖,三维丝的投资逻辑谁能摸透?
推荐内容
  • 山西:特色专业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重磅消息!暖季地暖科技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荣誉证书
  • 德国Uniper关闭燃煤电厂与补偿计划将推迟至夏季
  • 鹏达环保获1.1亿元A轮融资,毅达资本领投
  • 三晋春来早丨民俗非遗轮番上阵 这里年味十足!
  • 尾气消除龙头奥福环保:打破美日垄断,无惧周期波动